地下党教书启蒙 魁星楼红星闪耀

厦门网 https://www.xmnn.cn 2021-04-14 08:17

  魁星楼

  制图/张平原

  矗立于海沧中心小学校园内的魁星楼,以其旧貌便于隐蔽,抗战时期成为中共地下活动的据点。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冲(原名:许铁如)就在这里组织进步青年开展抗日宣传,传播革命思想,播撒红色火种,在闽南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热潮。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厦门日报社主办的“踏寻厦门红色足迹”活动走进海沧中心小学,本报记者带着厦门日报小记者团20多个中小学生,实地探寻发生在魁星楼里的革命故事。

  小记者们参观魁星楼。

  【现场】

  同龄人作讲解 

  红色教育更生动鲜活

  近日早晨,驶过大桥,穿过古镇,记者及小记者们来到了海沧中心小学。该小学已有百年历史,前身是明代沧江书院。它前临九龙江口,后依文圃山麓。此行探访的魁星楼,就坐落在这依山傍水的静谧校园内。

  刚下车,小记者们就感到格外亲切。带队老师刘淑敏说:“以前开展红色教育,孩子们去的大多是展览馆、博物馆,这回走出校门,走进另一所学校接受红色教育,更加生动鲜活,也更易于学习感悟。”

  “他们是今天的讲解员呀?”听到迎面走来的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3名小学生是讲解员,小记者们既惊讶又兴奋。“由学生来为学生讲解,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沟通交流,能让红色教育更有效地入脑入心。”海沧中心小学校长周凤英告诉记者。

  的确,小讲解员一开口,小记者们就拿出笔和本子,唰唰地记起来。魁星楼仅两层,高约9米,建筑面积116.97平方米,是明代沧江书院唯一遗存。屋顶上有个瓷葫芦,谐音意喻“福禄”,门楣上嵌着同治甲子年间重修时的题刻横石匾。其中,“鳌头拱秀”,寄托着士子们在科考中独占鳌头踏上锦绣前程的希望;而“联步登云”,蕴含着士子们在仕途上紧密联系共同造福家乡的心愿。

  “魁星楼最初是做什么用的呢?”“为什么这摆着一个大鱼缸?”“彭冲是什么时候来到魁星楼的?”“现在同学们会经常来魁星楼参观吗?”……面对小记者们好奇提问,3名讲解员一一作答。

  从最初供奉魁星神,到供奉孔子,再到燃起救国救民的火种……通过近一个小时的参观学习,小记者们了解了魁星楼的历史背景、彭冲等革命家开展抗日宣传的感人故事,还通过史料书籍、皮影戏道具、人物雕像、历史照片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了解魁星楼在抗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把革命先烈的奋斗奉献铭记于心,更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薪火相传。”短暂的寻访,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红色记忆,让小记者们内心澎湃。

  小记者们参观海沧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讲述】

  群英汇聚沧江小学

  教书育人  启蒙革命思想

  彭冲第一堂课  教学生写字做人

  在中国古代神话里,魁星被认为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海沧魁星楼最初就是供奉“魁星爷”,后来改为供奉孔子,成为历代海沧学子祭孔崇儒的场所,清代又成了“三都教化”之地。为什么革命火种会在魁星楼点燃?文史学者认为,包括魁星楼在内的沧江小学,历来是海沧的文化教育中心,文化积淀深厚,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革命思想启蒙教育,自然就容易得多。

  1937年春,在教导主任、地下党员柯联魁的引荐下,彭冲(注:当时名叫许铁如,为方便阅读,文内统一用彭冲称呼)和另一名地下党员郑燧一起到沧江小学任教。彭冲担任五年级老师,他到班级教课的第一天,不是按常规翻开《国语》课本,而是先给学生上了一堂“怎样写字”的课:从汉字结构,谈到错别字;再从写好字,引申到做人的道理。彭冲深入浅出,谆谆教导,勉励学生写字要端正,做人要正派。

  此后,彭冲每次上课都摒弃传统注入式教学法,时常结合课文,讲时事、谈人生、介绍新生事物,开拓学生的思路。当国民党反动派造谣诬蔑共产党破坏抗日时,彭冲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并将一本铅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记》秘密提供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真相,有力驳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造谣诬蔑,增进了学生对共产党的认识。

  海沧中心小学校长周凤英告诉记者,在1930年至1938年间,与彭冲一样来到沧江小学任教的还有另外5名中共地下党员:杨欣荣、杨章熹、柯联魁、郑燧、张蕴琪。他们有的任校长,有的当教导主任,有的当教员,在沧江小学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传播革命思想,并用文艺形式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

  组织公演号召救亡  进村入户宣传抗日

  “彭冲意识到,传播革命思想,只停留在学校中是远远不够的。”周凤英说,在学校任教期间,彭冲与郑燧一起,依托魁星楼组织校内同事和校外的进步青年,共同阅读进步书刊报纸,学习世界语,排练抗日话剧,传播革命思想,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以魁星楼为活动据点,以教育教学为掩护,成立了海啸剧社,以闽南戏剧和皮影戏等文艺形式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传播革命思想,引领了一大批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

  剧社没有经费,20多名社员就自己出资,没有演出道具,社员们就自己动手制作,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优秀剧本,推动抗战事业,得到了当时闻名闽南的抗日救亡革命文艺团体——芗潮剧社的热情支持。

  据住在海沧街道的老人回忆,1937年6月,为了庆祝海啸剧社正式成立,芗潮剧社组成联谊演出队,在海沧街尾与海啸剧社联合公演两天,《小英雄》《雪中行商》《放下你的鞭子》等节目接连登台,精彩的表演轰动了海沧,两天内观众达2000多人,大大鼓舞了群众的抗日热情。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魁星楼里迅速成立抗敌后援会,海啸剧社积极开展革命文艺戏剧演出活动。“那时,彭冲和郑燧带队,翻山越岭到各村巡回演出,他们还拿着抗日宣传图片走进农民家中,挨家挨户宣传革命精神,动员群众抗日。”周凤英说,他们团结了大批青年人,扩大了文艺、戏剧工作的影响,为推动海沧抗战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面对炮击威胁  办校上课坚持斗争

  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打响。1937年10月,已回漳州担任中共漳州工委组织部长的彭冲,率先投笔从戎,与妻子骆平一道北上抗日。沧江小学的青年学生林章贯、江启渊、颜绍坤、李天禄、林武恭等人也先后奔赴抗日前线,参加了新四军。

  1938年5月,厦门在日军凶猛进攻下沦陷,一水之隔的海沧沧江小学被迫停办。战火中,部分校舍遭到严重损坏,所幸魁星楼逃过一劫。当年9月,利用残余校舍改办战时民校,沧江小学又开学了。

  沧江小学距厦门岛虎头山仅有几千米,处于日军大炮射程内,如果白天上课被日军发现遭到炮击,有校毁人亡的危险。摸清日军每日炮击海沧的规律后,学校决定实行战时体制,每天清晨5点半至7点半、下午4点至6点半上课,晚上则改为成人学员上课。

  “尽管条件艰苦,学生们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周凤英介绍,那时候,爱国主义教育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低年级学生以文化课为主,高年级学生则接受军事训练,每天清晨上课前,他们跑步上街大唱《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抗战歌曲,提醒乡民振作起来,不要忘记抗日,不做亡国奴。成人班还围绕抗日题材讲时事、学识字,激发群众抗日斗志。

  当时,沧江小学不仅是战时民校,更是抗日宣传活动阵地。师生们还深入群众,宣传抵制日货,并制作纸花、花篮、刻竹板等进行义卖,所得钱款全部支援抗日前线。

  1939年,海沧战时民校结束,学校恢复正常上课,但仍继续进行抗日宣传教育,直到抗战胜利。

  学生(右)担任讲解员,讲述魁星楼革命故事。

  【传承】

  魁星楼成校史馆 红色记忆编入课程

  “如今的魁星楼,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校史馆,它留下的宝贵遗产至今仍滋养着每一个海沧中心小学的师生。”海沧中心小学校长周凤英说,魁星楼是学校一笔独特而宝贵的文化财富,更是一份厚重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挖掘魁星楼的历史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是海沧中心小学办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曾入选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

  为了让爱国主义精神更好传承,这些年,海沧中心小学编制了《探究魁星楼》《沧江古镇之红色记忆》等校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魁星楼及沧江古镇的历史,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小小讲解员,专门解说魁星楼的历史和革命故事。

  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海沧中心小学的小小讲解员将走进海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社区、企业等地,讲述魁星楼的革命故事,让爱国主义精神在人们心中扎根。

  【小记者感言】

  汪梓欣 (火炬学校七年1班):

  努力学习  做接班人

  小小解说员的声音,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我们“看到”中共党员一边避开日军的炮火传业授课,一边运用皮影戏等艺术形式开展革命宣传。魁星楼散发着满满的爱国气息,我深深地感受到现在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做一名具有红色基因的接班人。

  邱静怡 (火炬学校七年3班):

  地下党员 让我敬佩

  魁星楼楼上楼下墙壁四面写满了楼中史事。我认识了六位中共地下党员,可以想象,当年他们在战事之中有条不紊地分段学习,处于极度危险的地段也不忘寒窗苦读,瞭望窗外,心中坚定志向,为了人民的利益,利己之心是抛在一边的。我敬佩他们,要向他们学习。

  王铭哲 (火炬学校八年3班):

  练就本事  爱党爱国

  魁星楼历经岁月的洗礼,风雨的冲刷,依然焕发着革命的光辉,地下党员爱党爱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践行。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努力练就本事,将来成为爱党爱国、对国家有用之人。

  本版文/本报记者 林   岑

  通讯员 姚   冰

  本版图/通讯员 杨启翔


[责任编辑:黄晓萍,衷文珑 来源:厦门日报] 点击查看更多[今日看点]栏目的内容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