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14-12-29 09:51

  【开栏的话】

  日前,海沧区在全市率先召开“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现场会及总结表彰推进会,对共同缔造实践再总结再动员再部署,再掀新高潮。自今日起,本报与海沧区缔造办推出“美丽厦门的活力之美——海沧区共同缔造的实践”系列报道,让我们共同感受群众参与的力量。

  海沧社区居民在广场载歌载舞。(郑伟明 摄)

  海沧的农村环境大大改善。(郑伟明 摄)

  厦门网-厦门日报 记者 杨继祥 林岑 通讯员 孙小婷

  作为厦门跨岛发展的重要区域、岛外首个“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区,海沧区立足核心在共同,基础在社区,将共同缔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延伸到各个领域,触角深入到最基层,把“你、我”变成了“我们”,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年多来,海沧富有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给市民群众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等中央省部委领导的高度肯定。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创新社会治理,正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先行先试、法治引领的重要实践。

  挖深度,“触角”深入到了最基层

  细雨霏霏的早晨,路上的骑行者明显少了些,但海沧公共自行车站点仍然一派繁忙。海兴社区的居民丁启明带上抹布和工具,披上雨衣,早早就出门了。“前些天骑车时发现有的公共自行车有些脏了,趁着这几天下雨骑的人少,我们来为自行车‘洗洗脸’。”丁启明说,一提议要来做义工,大家都争着报名。近100个站点,2000多套锁柱,2000多辆自行车,来自海兴社区的42名居民自发组成清洁队,连续一星期风雨无阻来到站点做义工。

  作为全市首个“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示范项目,32741张办卡量、3200辆自行车、112个站点……这一串骄人的数字,折射出共同缔造的力量,运营一年半来,海沧公共自行车不仅聚集了政府、企业的力量,街道、社区及广大居民群众的主动加入,推动共同缔造向纵向发展,深度进一步拓展。

  如何让共同缔造的经验模式得以延续并复制推广,而不是“一阵风”的形式主义?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认为,要建立长效机制,处理好政府、社会和群众三者的关系,政府不能一直充当万能政府,要简政放权,通过社会组织,推动群众自治。

  几年前,在海沧,不少市民对于“社区”一词感到陌生。如今,社区主动融入共同缔造的大军,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在兴旺社区,微自治的“触角”从网格延伸到最基层的社会单元——楼栋,“我爱我楼”活动得到居民积极响应。今年以来,海沧区进一步简政放权,共梳理职权154项,下放给街道、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

  创新不止步。海沧区如今已形成了在区统筹之下,街道治理共同缔造,社区服务多元参与,网格自治一核多元,楼栋微自治“我爱我楼”,全员参与的局面。

  海沧以“美丽厦门法治同行”为改革理念,坚持制度化建设、法治化治理,通过创新机制,及时把居民群众的创造创新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防止社会治理的“形式主义”和共同缔造行动“一阵风”。

  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看来,海沧区将共同缔造落实到最基层,在纵向关系上形成了“区统筹——镇(街)治理——村(居)服务——自治单元自治”的上下治理体系,这种社会治理的新模式,破解了政府与社会失衡、社会失序、自治失效三大难题,推进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拓宽度,“共同参与”全面开花

  共同缔造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在海沧区的各项工作中,共同缔造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形,“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浓郁氛围不仅已弥漫到各个社区,同时延伸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横向到边,广度进一步拓宽。

  火红的灯笼,朱红的对联,走进延奎小学的闽南文化长廊“咱的厝”,一股古香古色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近日,一年级的黄誉同学带来的家中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精致漆篮,为“咱的厝”又增添了一丝“古早味”。

  木果盘、旧烘炉、公鸡碗、煤油灯……通过家校共同缔造,“咱的厝”展品越来越丰富,成为同学们学习闽南文化的生动课堂。

  作为大陆最早和最大的台商投资区,海沧区立足对台优势,大力推进“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工作,所有学校的孩子都在学说闽南语,闽南语为孩子们的交流搭建了桥梁,构建了友善、和谐的校园和社区,在深层次上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8月,延奎小学61位同学到台湾台北市大丰小学开展民乐文化交流,在动听的民乐中,“两岸一家亲”的情感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上月底,全市首个专为“新厦门人”打造的“   迌”大本营在新阳街道开营。体验居家养老服务、接受心理咨询、通过“智慧新阳”App参与香菇等土特产团购……大本营聚集16家社会组织的力量,发挥广大在新阳创业的台商台胞力量,各式各样的免费服务令人目不暇接,“台味”十足。“新厦门人”玩在大本营,收获欢喜,收获温暖。

  社会组织,是发动群众参与、让社会自治运转起来的“发动机”。“   迌”大本营,是社会组织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为了让社会组织健康健壮、长效“长寿”,新阳街道通过共同缔造的方法,建立“新厦门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突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瓶颈。同时,街道还出台了全市首个街道层级的社区社会组织扶持办法和备案管理办法,为制度化培育社会组织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徐勇表示,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工作中,海沧区借助‘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这一契机,从过去‘1.0版’稳定、‘2.0版’管理有序、‘3.0版’服务完善三个发展阶段的治理模式,进一步过渡到‘4.0’版的‘协商共治’治理模式,形成了‘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新型治理体系。

  增厚度,缔造两岸温馨“新家园”

  放眼世界,成功的新城无一不闪烁着以人为本的魅力。展望海西,海沧通过共同缔造,群众成为主人,让这座活力新城正日渐成为两岸同胞温馨融合的“新家园”。

  “快来上早教班,来自台湾的陈怡仁老师可棒啦,别看她年轻,可是有18年的早教经验呢。”近日,邻居们纷纷转告着海虹社区居民大学开设早教班的好消息。不到一周时间,报名早教班的小朋友就翻了一倍多。台胞陈怡仁今年从高雄来到海沧,她说,“希望通过海虹社区居民大学,将台湾早教的理念传入大陆,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尤其是道德观念。”

  建设美丽“新家园”,需要两岸同胞携手。在海沧,如今越来越多台商台胞积极投身建设,参与社会治理,积极融入当地社区,“已把他乡当故乡”。

  走进大曦山,远远就飘来香草的芬芳。4月,国际香草大师、台湾香草第一人简伯谚来到大曦山,播下了香草的种子。如今,60亩的薰衣草长势喜人,“薰衣草王国”初具雏形,不久后,这里将成为集休闲观光、加工体验、婚纱影视摄影等为一体的综合型香草园区。

  在海沧街道院前社,一帮年轻人自发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共同打造“城市菜地”和闽台生态文化村,不仅提升了院前社的生态美,还盘活了村里的传统资源,让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产生出全新的价值,百姓收益翻一番,带动不少年轻人回村加盟“共同缔造”活动。原本名不经传的院前社,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共同缔造典范社”,还被赞为“百姓富 生态美”的典范。

  持续培育精神,增强新老厦门人的认同感、归属感。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到海沧调研,对海沧的社区治理工作连连点头称赞。李立国说,海沧通过共同缔造,发动两岸同胞共同参与,构建共治平台,社区治理水平上了新台阶。

  【声音】

  成果丰硕 成效显著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朱耀垠:成绩巨大,成果丰硕,成效显著,开展共同缔造一年多来,海沧区用实际行动走在了全市前列,为全市各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可以说,既打造了一批先进典型,又创新了一些体制机制;既转变了思想观念,又培育了社区精神;既激发了社会活力,又增进了社会融合。

  主动适应新形势,发挥新优势,将工作落实、落细、落小;用爱民的情推动工作,发动群众爱心参与,邻里情、同胞情、乡贤情、家园情随处可见;形成合力,聚智借力,科学高效发展。海沧在共同缔造工作中做到了用心、用情、用力。下一步,海沧可在提气、提升、提炼上做文章。

  海虹社区居民林文琦:从两眼一抹黑,不知从何下手,到如今报名学员1200多人,参加学习6300多人次,说起海虹社区居民大学,这其中有说不完的感人故事。居民自发对上课教室进行轮值,主动报上特长争当义工教师,更有台湾的国学老师自掏腰包买机票前来授课。通过这个平台,两岸同胞参与进来,居民从陌生人变为同学,成为朋友,共建共管,共同缔造从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更重要的是,共同缔造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大福利。

  台湾志工康英美:美丽厦门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我了解到海沧天竺社区有一群孩子与家长对国学教育有需求,而我个人热爱幼儿国学亲子教育。在共同缔造的推动下,去年8月,“崇礼学堂——亲子阅读班”成立了,每周六晚与家长与孩子一起遨游在国学的知识海洋。今年暑假,我们又开辟了“海沧天竺社区崇礼学堂孝道体验营”。能参与“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我感到很荣幸。


[责任编辑:叶少君 来源:厦门日报] 点击查看更多[快读海沧]栏目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