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这位学霸校长,用一枚硬币"豪赌"人生,结果竟然是......

厦门网 https://www.xmnn.cn 2019-01-12 14:34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近几年海沧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外界有目共睹。

尤其是中部地区杀出了一匹“黑马”,在短短两年间,从无到有、平地起高楼,使得原本地处农村的基础薄弱校,一跃成为海沧区优质均衡教育的生动实践,成为了海沧区大教育版图中亮眼的一环。

一手造就了这个教育逆袭范本的“掌门人”,他的故事也同样精彩。

他与庸中佼佼、铁骨铮铮的革命“斗士”闻一多是同乡,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学霸;

他一直想逃离教育,却与教育终身结缘;

从教师到公务员,再到重返校园,一枚硬币决定了他的人生;

知天命之年,他“临危受命”,从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乡南下海沧......
 

他就是华中师范大学海沧附属中学的校长——叶甲友。


身为学霸的他,做啥都行,就是不想当老师

和著名的革命诗人闻一多是正宗老乡,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的叶甲友,是枚不折不扣的学霸。这位“斗士”的精神风范,深深影响了叶甲友的一生。

1983年高考,作为全校的文科状元,未来对于他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做什么都可以,我就是不想当老师。”艰苦的高中生活,让叶甲友不想再看到学生受苦的模样。

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那个年代,学中文的班主任一席话,让叶甲友稀里糊涂就成了华中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学生。
 

“老师说,农村的孩子,有学上就可以了,总比家里放牛强!读师范学校的助学金要高一些。”“这不是我的意愿和选择!”出于对老师的敬畏,叶甲友就这么被“安排”了。

1987年,叶甲友大学毕业时,正值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时期,需要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充实基层,他被二次分配到湖北省黄石二中,成为了一名高中语文老师。

在许多人眼里,这是当地最好的中学,刚毕业的叶甲友能在这里工作,没什么可抱怨的。
 

可叶甲友心里依旧不想当老师,当时的大学毕业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他在当地媒体《黄石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吐槽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遭遇和面临的困惑,还被“标题党”了一把——《一个“天之骄子”的幻灭》。

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叶甲友因为文笔不错,还在报纸上开了专栏,同时被学校领导赏识,大学毕业后短短一年间,就提拔成了学校的团委副书记,成了副科级干部。


踟蹰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他用一枚硬币决定未来

1990年,黄石市教育委员会物色一名文笔好的年轻干部,一来二去,打听到了叶甲友,希望他能去教委机关工作。

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却让叶甲友犹豫了很久,一直纠结要不要去。

“我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担心受不了机关的约束。”后来,他把命运交给了老天来安排。“我就决定丢个硬币,正面去,反面不去。”
 

就这样,他在机关做了12年的公务员,从事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与教育督导工作。从一名普通的科员,做到了办公室主任,仕途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黄石市是当时全国教育督导四个试点城市之一,有机会经常被教育部抽调,参与重大政策的调研、起草和讨论工作。在此期间,叶甲友参与起草、讨论了教育部《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指导纲要》、《普通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文件。

“现在想来,这开阔了我的视野,特别是在从事教育督导工作时,时常去学校调研、督导检查,与自己日后成为校长,有着某种冥冥之间的联系。”叶甲友这样说。


关注学业不良高中生,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理想

2002年,崇尚自由并且希望将自己多年的研究与思考付诸实践的叶甲友,决定“换一种活法”。他主动要求下基层,先后在黄石三中和黄石七中担任校长。
 

当时的高中校长,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科班出身的并不多。做校长的同时,叶甲友一刻也没有离开三尺讲台,坚持带课。“我是受黄石市教育局两任老局长的影响,他们做局长之前,都是黄石二中的校长,既做校长,又坚持带课。他们都鼓励我,说我和别人不一样,只有做好老师,才能更好做校长。”

也就是在这时候,叶甲友开始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思考如何才能体现教育的价值,并开始了对成功教育、公平教育的探索。

在黄石三中,他主导开展的学业不良高中生成功教育,让一大批升学无望的学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该课题还获得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功一等奖。
 
 

2004年调入黄石七中后,叶甲友又开始了对“公平教育”的探索。他提出了“办老百姓上得起、信得过的优质高中”这个办学目标,在学校实施“平等教育”,通过开设宏志班、成功教育实验班、特长教育实验班,力求达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让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志、不因学习基础薄弱而丧失信心、不因多元智能的差异而放弃未来。这一探索,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湖北教育》、《光明日报》等媒体都予以报道。


斗志不已,知天命之年“临危受命”转战海沧

1996年,叶甲友作为黄石市后备干部,被选派到福州闽侯挂职,趁着周末还到厦门游览了一番。当年30来岁的他意气风发,怎么也没想到,20年后,他会和厦门,和海沧,结下更深的缘分。

2015年5月,海沧区政府与华中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开办华中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中学,它的前身是海沧中学海沧校区,2016年,叶甲友“临危受命”,被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作为海沧附中的校长人选,选派到了海沧。
 

短短2年多时间,这个地处农村的教育“洼地”,实现了华丽的蜕变。去年厦门中考成绩揭晓,华师海沧附中普高上线率增长了17%,17名学生被一双外录取。

大家都说,叶甲友是一位富有情怀的校长,在他骨子里,做任何事,要做就要做好。不过,在他看来,学校的成长离不开海沧区这片肥沃的教育土壤,离不开政府和社会人士的重视和支持。

海沧教育的快速发展,也让叶甲友看到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同时,他也感到了自己肩膀上更多的责任。
 

“只有苦干、没有巧干不行。”今年,叶甲友将把更多经历放在机制体制的创新和促进学校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发展上。

在教育这行干了一辈子,叶甲友自嘲:“总是想反叛、总是想逃离,但却是一个逃不开的魔咒。”

很多人可能都曾思考过:十几年如一日做一件事,要靠什么才能支持下去?在这几十年间,叶甲友慢慢有些想明白了:与其说是有情怀,不如说更多地是作为教师,面对鲜活的人时,那份对教育的爱与责任,以及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让他坚持了下来。

正如前任教育部长周济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

对于叶校长的传奇人生
您有什么感想?
可以在文末留言分享抢红包

留言、线索有奖征集令

海民朋友,“今日海沧”微信公众号征集有趣的线索,有料你就来!欢迎您在后台留言提供线索,一经采用,奖励话费100元。另外,每周海沧君将精选5个精彩留言,各奖励话费20元。

以上奖励结果将在每周一的推文中进行公布,请朋友们时刻关注!

文案/编辑:张婷婷
制图:潘雅琦
部分图片由叶甲友校长提供
校对:暨王月
 

[责任编辑:王璐瑶,衷文珑 来源:今日海沧] 点击查看更多[今日海沧]栏目的内容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