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有位“珊”解人意的姑娘,她是……

厦门网 https://www.xmnn.cn 2025-07-01 15:29

  

  综治中心做什么?

  矛盾纠纷化解,是中心主要职责之一:广泛引入各类调解资源,组织协调各方调解力量,深入开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全方位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

  深夜十点

  东孚街道综治中心的灯还亮着

  她揉揉发酸的眼睛

  电脑屏幕上是一份刚完成的

  线上调解协议书——

  又一起困扰当事人半年的劳务纠纷

  在她的“云调解”下尘埃落定

  “趁热打铁签协议,免得当事人又多焦虑一夜”

  这不是电影情节

  而是海沧区“最美调解员”陈珊珊的日常

   

  海沧区最美调解员

  陈珊珊的辛勤付出和优异成绩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荣获海沧区司法局授予的“最美调解员”、福建省司法厅颁发的“2019—2021年度人民调解先进个人”等称号,被厦门市人民调解员协会评定为二级人民调解员。

  从企业白领到调解专家

  半路出家的“韧”字诀

  毕业于安徽大学的陈珊珊,是一位调解成功率高达90%、案例四次登上央视的“调解专家”。

  她最初在企业工作,怀揣一颗服务社会的心,毅然转行做社工,最终扎根在人民调解一线。

   

  “刚来时,纠纷现场像战场。”陈珊珊回忆。面对挑战,她展现出惊人的韧劲:啃法律条文、追着老调解员请教、翻烂成百上千个案例卷宗,甚至一边工作一边备战法考。“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成了她的口头禅。短短半年多,她便从“调解小白”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骨干。

  “拼命三娘”有智慧

  一部手机撬动“硬骨头”

  在同事眼里,陈珊珊是爱啃“硬骨头”的“拼命三娘”。她的座右铭“珊珊从不来迟”,不仅是对当事人的承诺,更是自我鞭策。

   

  两年前,她敏锐捕捉到线上调解的潜力。“很多纠纷拖久了,当事人来回跑,成本太高!”她主动创新,手把手教当事人用手机小程序申请、举证、视频调解。一起拖欠多年的工程款纠纷,各方天南海北,硬是被她通过几十通电话和线上会议化解于无形,省去了大量奔波之苦。

   

  她还巧妙打通调解与诉讼的“最后一公里”,利用“人民法院线上调解平台”,她成功为数百份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赋予其法律强制力。“签了协议不履行?不用再打官司,法院直接执行!”这招有效杜绝了“调而不解”的尴尬,让调解结果真正落地生根。

  一个订金纠纷背后的两年坚守

  证据链里有温情

  陈珊珊的调解档案里,记录着许多波折与温情。最让她难忘的,是一宗跨越两年的购车订金纠纷。

   

  谢某付了5000元订金给中间人林某,承诺不满意可退。结果车没买成,林某只退了1000元就没了下文。谢某四处投诉无门,陷入绝望。

  “两年了,微信记录还在吗?”陈珊珊没有放弃。她像侦探一样,逐条梳理谢某与林某的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清晰锁定林某“代收订金并承诺退款”的事实。

  面对林某推诿,陈珊珊冷静分析法律责任;面对谢某的焦虑,她坦诚告知诉讼风险。

  最终,她提出“林某分期偿还3300元+违约则全款到期”的方案,并同步申请司法确认。当双方在线上签署协议的那一刻,谢某哽咽了:“这两年,头一回感觉有人真把咱的事放心上!”

  “调解不是判对错,是解心结”

  自2019年4月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陈珊珊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案件1300余起,其中成功化解1200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0%。

  央视《乡理乡亲》《小区大事》栏目四次报道她的案例。以她名字命名的“陈珊珊法学专家调解室”,已成为东孚街道化解矛盾的金字招牌。

  面对“最美调解员” “省先进个人”等荣誉,陈珊珊很淡然。“调解不是判谁对谁错,”她常对年轻同事说,“是听懂两边的委屈,找到都能下台阶的路。”

  同事说陈珊珊有个习惯:调解时总带着微笑,再激烈的争吵,她递上一杯温水,总能让人平静三分。

   

  陈珊珊深知,每一个纠纷背后都隐藏着当事人的辛酸与无奈,因此她总是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努力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她的人性化调解方式,也赢得了很多当事人的信任和尊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就是这位最美调解员赢得信任与尊重的“独门秘籍”。

  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陈珊珊诠释了人民调解员的责任与担当,为海沧区的社会稳定和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她会继续秉持着这份初心和使命,用爱与责任铺就一条更加宽广的和谐之路。

  


[责任编辑:张晓玉,衷文珑 来源:今日海沧] 点击查看更多[今日海沧]栏目的内容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