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科学知识中寻调解之道

厦门网 https://www.xmnn.cn 2019-07-19 11:44

  晨报见习记者 王晓萍

  通讯员 陈明哲

  步入东孚司法所访调对接工作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对墙的书架,法学、心理学、哲学三大类百来本的书籍整齐排开,一看便是有人精心挑选过的。

  这里大多数书籍是东孚司法所调解员邱武西自费购买的。他说,法律是武器,心理学是秘技,哲学是处事之道。而他恰是运用这三项智慧,在近三年的时间为民众解决了近百件麻烦事。

  “围观”数年学习调解

  近而立之年再择业,邱武西成为了东孚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负责社区矫正工作。负责违法者的再教育工作,自己怎能是法盲?为此,毫无法律专业背景的邱武西在工作的同时,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自学法律,考取了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

  在所里,他有时当“司机”,载着老资历调解员林万再奔赴矛盾纠纷的现场,组织调解。林万再调解时,他待在边上,学习林万再是怎样通过调解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

  调解的开端往往是吵闹、无序的,但邱武西身处其中,不觉麻烦从不逃开,颇有耐心地跟着林万再倾听当事人的叙述,这令林万再颇为欣赏,便有意引导邱武西走上学习人民调解。

  一盏茶,三把椅子,林万再每次带着邱武西和另一位年轻工作人员结束一场调解后回到司法所时,三人就会坐下,一起就着茶复盘当天的调解现场。林万再会谈到每一个调解细节,详细到告诉邱武西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这段学习经历为邱武西铺就了成为人民调解员的道路。2016年,所里有些调解员纷纷退居幕后,邱武西主动请缨担起所里的调解工作,开启了他专职调解员的职业生涯。

  用心理学化解兄弟矛盾

  随林万再调解时,邱武西心里时常想着“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行为?”一个个关于人的问题萦绕在他脑海里,他不断地思索着。直到前些年,海沧区司法局为区里的调解员组织了一场心理咨询师的培训,邱武西才了解到有一门名为“心理学”的学科,可以解释他对“人”的困惑。

  自此,邱武西不断购进心理学的相关书籍,由浅及深地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调解中。

  前两年,凤山村有一对兄弟因老母亲的赡养起了争执。弟弟不将母亲接回家去,也阻止哥哥把母亲接回家照顾。哥哥担心已渐失自理能力的母亲发生意外,便向东孚司法所寻求调解。

  邱武西了解到,兄弟二人其实皆有担起母亲照顾责任的意愿,只是弟弟不同哥哥商量,便称母亲同自己较为亲近,由自己抚养,哥哥则需每月给他母亲的赡养费用,母亲离世后,其存款也由自己一人继承。哥哥不同意弟弟的想法,想亲自抚养母亲,因此和弟弟产生了矛盾。

  同双方沟通之后,邱武西发现,哥哥只是生气弟弟擅作主张,只要赡养方案合理,是较为容易说服的。然而,弟弟的性格固执,沟通起来颇费工夫。“弟弟一开始只是重复他的赡养方案,容不得别人提出异议,没法沟通。”邱武西告诉记者,弟弟较为急躁,从心理学上看,对这类缺乏耐心的人,适合采取疲惫策略。

  所以,调解之初,他一直耐心听弟弟重复方案,直到弟弟疲劳时,他趁势引导弟弟“换位思考”。“若是你哥哥来照顾你母亲,你愿意支付多少赡养费用?”邱武西试探性地问道。“每个月四百元。”弟弟顺着邱武西的问题,脱口而出。

  就着弟弟松口说出的赡养费用,邱武西为兄弟二人提出了赡养方案,由弟弟抚养,哥哥每月交400元的赡养费用给弟弟。兄弟二人就这个调解方案达成了调解协议。

  从较为宽泛、浅显的心理学科普读物的学习,到系统、深入的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的了解,邱武西不断地丰富心理学知识。最近,他还看起了哲学书籍。

  “哲学是生活的智慧。”邱武西笑着说,“心理学和哲学都是社会科学的分支,知识丰富。调解其实需要用到很多这些社会学科的知识,涉及的面广,可学的很多。我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选择人民调解这条职业道路的,对于调解,我是当作事业的,就希望越学越多,越做越好。”


[责任编辑:王璐瑶,衷文珑 来源:海西晨报] 点击查看更多[今日看点]栏目的内容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