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篇作品让人看到“割不断的乡愁”

厦门网 https://www.xmnn.cn 2020-11-16 18:00

■“旺旺·时报文学奖暨第一届金沙书院两岸散文奖”颁奖仪式现场。

■参加颁奖仪式的来宾纷纷拍照留念。

  15日上午,“旺旺·时报文学奖暨第一届金沙书院两岸散文奖”颁奖仪式在海沧举行,获得首奖的是台湾桃园作者何志明的作品《父亲,我回家了》。

  这也是旺旺·台湾时报文学奖创办40年来,首度与大陆合作举办的大型文学类征文评奖活动。著名作家唐浩明、杨渡、贾平凹、舒婷、林谷芳等组成强大评审阵容,含金量高。

  本次大赛以“两岸视域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旨在鼓励书写生活,提振汉语文化,发掘优秀散文创作,促进两岸文学交流,并以此为纽带,密切两岸情缘,深化两岸认同,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颁奖仪式上,著名作家舒婷宣布2020年度金沙书院两岸散文奖征文活动正式启动。

  文/记者 李晓辉

  通讯员 林晓蕾 洪欣琳 图/林广明

  征文作品数量创近10年新高 两岸众名家担任评审顾问

  “旺旺·时报文学奖暨第一届金沙书院两岸散文奖”评选活动共收到海内外征文作品1002篇,其中的优秀作品汇编成散文集《台海文心(2019年卷)》,台湾中华书法学会会长张炳煌题写书名。在颁奖活动现场,这本散文集让现场嘉宾爱不释手。

  被称为“中国研究曾国藩第一人”的大陆著名作家唐浩明、台湾著名作家杨渡共同出任赛事评委会主任。同时,贾平凹、舒婷、林谷芳、简媜等两岸文坛名家担任顾问。如此强大的评审阵容,激发了两岸文学爱好者的参与热情,征文作品数量超往届三倍,创近十年来新高。

  “从1000多篇征文中,我们看到了割不断的乡愁。”评委会秘书长、厦门大学教授徐学在散文集序言中写道,此次征文也是一次开诚布公的倾心交谈,让大家有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胸襟。

  大赛组委会副主任洪肇君表示,台湾《中国时报》首次走进大陆与海沧合作,是被海沧在迈向国际一流人文高地过程中取得的瞩目成就所吸引。

  “海沧台商投资区肩负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与台湾《中国时报》社联合举办此次活动,是海沧持续为两岸融合发展探索新路,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有益实践。”大赛组委会主任曹放说,将散文奖与中国海洋文化特色书院金沙书院相结合,旨在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联结碰撞,进一步释放两岸交流潜能,形成新的优势文化品牌。

  开创散文作品影视化先例 巧妙吸引八成台湾影视专业学生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在散文奖活动的推进中,主办方对获奖作品进行了影视化推广。今年7月,获奖名单公布后,海沧与台湾《中国时报》合作,启动了“‘看’散文 ‘影’共鸣”两岸金沙散文奖获奖作品影视化征集大赛,开创了两岸携手将散文奖作品影视化的先例。

  据两岸金沙散文奖获奖作品影视化征集大赛组委会介绍,本次大赛吸引众多台湾大学生参赛,征集活动收到21个团队的剧本和分镜表,其中台湾团队就有18个。“这些作品体现了专业水准。”影视化征集活动评委、台湾文化大学广告系主任钮则勋说,给这些作品打分很为难,因为作品都很优秀,有两部作品他甚至给了同分。

  对三部获奖的影视作品,主办方在台湾开设投票网站,吸引众多对影视有兴趣的大学生投票,总投票数超过17000张,传播效果非常好。经测算,这次活动吸引了台湾80%以上的影视传播专业学生参与。

  【声音】

  这次参赛者分布范围很广,投稿数量很可观,证明了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认同。

  ——评委会主任、著名作家唐浩明

  在众多参赛作品中,看到历史的连结、文化的连结,特别是民间文化的连结。散文奖对传统文化的传扬、对地方文化的扎根,都有重要意义,希望未来两岸能有更多精彩动人故事在这个平台呈现。

  ——评委会主任、台湾作家杨渡

  希望两岸散文奖一年一年持续办下去,一届比一届办得更好。

  ——评委会顾问、著名作家贾平凹

  散文可以言志、抒情、可以承担虚构的任务,是文学新秀大展身手的舞台。本次散文奖为文学青年提供了崭露头角的宝贵机会,必将在青年之中形成感召力量,让他们从文学前辈、文学偶像当年出发的地方踏上征途。

  ——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思

  以散文奖活动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是一个新的创举,文学是一条回家的路。这是引导两岸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回归和守望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评委会顾问、台北书院院长林谷芳

  举办散文奖意义非凡,吸引了两岸文学界大咖共襄盛举,也能让两岸文学爱好者充分享受、陶醉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

  ——台湾《中国时报》董事长王丰

  这个文学奖有益于增进文学与民族传统的联接,有益于增进文学与青年一代的联接,从而更深刻地唤起海内外华人“同根同源,四海一家”的团结意识。

  ——评委、《中国青年报》原副社长谢湘

  【延伸阅读】

  两岸年度汉字12月11日揭晓

  本报讯(记者 李晓辉 通讯员林晓蕾 洪欣琳)2020海峡两岸汉字节暨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昨15日上午启动。海峡两岸汉字文化创意大赛已连续举办三届,自今年7月启动赛事后,共收到两岸1500多件参赛作品,经过两岸专家的严格评审,共有141件作品入围。

  11月24日至12月8日,将开启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的网络投票,依托网络和社交媒体发起投票互动。2020海峡两岸年度汉字于12月11日在台南市揭晓。

  “金沙书院杯”诗联大赛

  邀海内外爱好者投稿

  本报讯(记者 李晓辉 通讯员 林晓蕾 洪欣琳)11月10日起,2020年海峡两岸汉字节“金沙书院杯”诗联大赛正式启动。12月初将正式进入评选。

  此次大赛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向海内外诗联创作者征选赞颂歌咏金沙书院或海沧历史文化的诗、联作品。

  本次大赛聘请两岸诗词界学者叶嘉莹、林谷芳、何丙仲、唐翼明担任顾问。曹放担任组委会主任,徐战前担任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采取两岸专家评选和大众投票相结合的办法,最终评选出诗、联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优秀奖各10名。

  诗、联前50名参赛者,将获得精美礼品一份。欢迎海内外诗联创作者踊跃参赛。

  【征集令】

  好散文尽快准备好

  第二届散文奖开赛啦

  近期,旺旺·时报文学奖暨第二届金沙书院两岸散文奖发布了征文启事。征文时间将于2021年2月25日截止(邮寄以挂号邮戳为准,网络投稿以中国台湾当日午夜12点为准)。首奖奖金为3.5万人民币(约15万元新台币)。

  本次征文以“两岸视域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举凡建筑、民宿、职人工艺、饮食小吃、人文历史、地名风俗和乡土情怀等皆可,文字控制在3000字以内。

  本次征文活动由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厦门海沧金沙书院联合主办。主办方介绍,进入评审的稿件,一律密封送请评审委员审阅。首奖、二奖作品,主办单位将另行改编为5分钟以内的微电影。


[责任编辑:张晓玉,衷文珑 来源:厦门晚报] 点击查看更多[今日看点]栏目的内容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