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服务促发展 传承特区精神

厦门网 https://www.xmnn.cn 2021-04-24 14:35

  党史学习教育央媒厦门行采访团走进翔安天马项目,采访目前全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高科技电子厂房。

  ▲采访团在海沧远海码头远控中心采访。

  ▲采访团走进集美,在全省首个区级台胞警务服务综合受理办理点采访。

  本组文/本报记者 应 洁

  邵凌丰 林 岑

  本组图/本报记者 张奇辉

  走进厦门最“智慧”的码头,感受5G全场景应用的酷炫高科技;在全省首个区级台胞警务服务综合受理办理点,见证台胞一站式办好临时驾驶证;参观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感受仅用210天实现结构封顶的“翔安加速度”……

  昨日,“学党史看厦门 解难题促发展——党史学习教育央媒厦门行”集中采访活动先后走进海沧区、集美区、翔安区,来自18家媒体的几十名记者深入我市党史学习教育一线,用笔和镜头记录我市各级各部门以实际行动学党史、促发展的鲜活故事。

  感受特区精神  走进新思想孕育地实践地

  厦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昨天,采访团分别走进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陈嘉庚纪念馆、马塘精神主题馆等我市三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示范基地,感受特区精神在新时代的绽放与传承。

  昨日上午,采访团首先来到位于海沧区的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距自动化码头观景平台不远处,从宁波驶入的20万吨级货轮“大西洋号”靠泊在自动化泊位上,通过5G全自动化系统,桥吊、轨道吊有序作业,两分钟就完成一个集装箱的装卸工作。媒体记者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录像。“这个按钮是做什么用的?”“一个人操作会忙不过来吗?”……据介绍,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是一个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码头,其远程作业、智能、安全、可持续的特点成为业界口碑,因作业时码头堆场空无一人,设备却能正常运转而被称为“魔鬼码头”。

  “1940年5月底,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抵达延安……”在陈嘉庚纪念馆,来自集美中学的学生孙琪杰以嘉庚文化宣讲团志愿者的身份,向采访团介绍陈嘉庚在延安的故事。集美是嘉庚故里,集美区把弘扬嘉庚精神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昨天正值世界读书日,在陈嘉庚纪念馆前,集美中学嘉庚文化宣讲团暨“庚·读者 党史少年说”系列宣讲活动正式启动,这个宣讲团通过义务讲解集美红色遗址中的红色故事、陈嘉庚先生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为往来游客讲述嘉庚故事、传播嘉庚精神,展嘉庚学子风貌。

  马塘精神主题馆所在的马塘村位于翔安区新圩镇西部。采访团一下车,马塘村党委第一书记陈清渊就指着脚下说:“这底下是共同管廊,水管、污水管、强弱电线,线路都从里边走,避免重复开挖。”而这条管廊,早在2013年就建成了。跟随陈清渊的指引,在一道长长的浮雕文化墙上,采访团边看边听马塘村的故事:1985年,村里陈清水、陈清渊等六名年轻人带领村民办起同安县新圩兴华罐头厂;后来,马塘人还先后与澳洲客商、港商、台商合资兴办饮料厂、食品厂等多家企业;2000年,厦门银鹭集团创立,闯出一条“以工强农、多业经营”的发展新路子;马塘村党委走出了一条“以工带农、以村辅企、依企兴村、村企融合”的富民强村之路,2010年,马塘村成为全省首个百亿元村……“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马塘精神”,正在持续创造新的未来。马塘精神主题馆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集中采访形式很棒,能够让马塘奋斗的故事、马塘崛起的经验通过故事一点一滴地同时讲述给更多的媒体,让“马塘精神”传扬得更远。

  提供优质服务  深入一线为企业排忧解难

  神州鲲泰厦门生产基地是厦门市与神州数码集团战略合作的重要落地成果之一,其落成投产将助力厦门打造“服务器之都”。项目落户集美区安仁产业园。“项目于2020年1月下旬完成选址,3月6日正式动工,5月15日正式投产,在不到四个月时间里实现落地、开建、投产,得益于厦门市和集美区等多方的保障支持。”神州信创集团业务发展部总经理梁旭说。最近,为解决神州鲲泰办公场所拥挤问题,集美区工信局经协调,在集美新城为企业找了一块近2000平方米的空间作为企业新展厅,拓展了企业的办公场所。

  在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现场,采访团真切地感受到了“翔安加速度”——这个全球最大的单体电子厂房,总投资480亿元,从土方开挖到结构封顶,仅用了210天。厂房二层生产车间主要生产柔性AMOLED技术的中小尺寸产品显示屏,产品主要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车载显示等——“你们手机上的屏幕,有很多以后就会从这里制造完成后,再发出去。”负责人说。该项目是厦门市打造万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头部企业、龙头项目。待设备搬入并投产后,项目将带动厦门的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使中国新一代显示面板技术在全球竞争中进入主导者行列。

  对台先行先试  为台胞提供贴心一站式服务

  集美区作为全省唯一两岸融合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在服务台商台胞、落实同等待遇方面不断先行先试。在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面向台胞设立的台胞服务驿站、台港澳同胞办税窗口、台胞警务服务综合受理办理点已投入使用,为台企台胞提供贴心的一站式服务。

  昨天,在位于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楼的全省首个区级台胞警务服务综合受理办理点,来集美创业的台湾青年赖淑珍花了不到20分钟就领到了临时入境机动车驾驶许可证。“这个窗口整合了申领台湾居民居住证等涉及多个部门的多个服务事项,目前已经实现了一窗通办,后续我们也会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开门聆听台胞需求,争取有更多的警务服务事项能够入驻窗口。” 市公安局集美分局负责人介绍说。 

  采访团来到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二楼办税大厅,不久前,这里开通了全省首条台港澳同胞办税绿色通道。昨天,台湾小伙吴炳璋凭台胞证取号后,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办好了完税证明和社保缴费清单。集美区税务局驻集美行政服务中心首席代表吴莹琳介绍,该绿色通道覆盖了台港澳同胞的高频办税业务,多项涉税业务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结。

  此前,集美区就率先全市在区行政服务中心推出台胞服务驿站,今后,台胞服务驿站将和台港澳同胞办税绿色通道、台胞警务服务综合受理办理点形成快速联动机制,为台胞提供更有温度、更有效率的全方位服务。

  【声音】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主任编辑王少丹:

  优服务解难题

  让我印象深刻

  今天走访的行程中,神州鲲泰厦门生产基地让我印象深刻,它是云服务及数字化领军企业神州数码集团建设的首个基于鲲鹏处理器的自主品牌服务器和PC生产基地,是一个百亿级投产项目,这么大的项目去年从选址到投产仅仅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刷新了集美招商引资的速度,目前生产运行顺利。采访中企业有关负责人说,这得益于厦门和集美有关部门做了很多解难题的服务保障工作。这次市委宣传部和党史办组织这样的媒体集中采访, 让我们收获良多。

  福建日报厦门站记者陈挺:

  记录马塘经验

  传承马塘精神

  艰苦奋斗,拼搏创新,马塘村的走访让我感触颇深,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三面环山、水难流进、当年被戏称为“瘦马塘”的地方,竟然成了全福建的首个百亿元村,背后又蕴藏着这么强大的动力。在这里我们听到了当年陈清水、陈清渊等村里青年们如何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动人故事;我们感受到了马塘村党委通过实施村企共建,以厂带村,带动村民们共同致富的奋进历程……这一个个故事背后,都凝聚着马塘人的汗水与智慧,震撼人心,令人感动。我将继续用我的笔,记录好马塘经验、传承好“马塘精神”,让更多的人能够汲取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黄晓萍,衷文珑 来源:厦门日报] 点击查看更多[今日看点]栏目的内容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