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教育向优质均衡大跨步迈进

厦门网 https://www.xmnn.cn 2021-08-03 09:44

  海沧教育事业正朝着“优质均衡”大跨步迈进。图为海沧实验中学。(本组图/海沧区 提供)

  教育成为海沧全方位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图为海沧教师进修学校。

  通讯员 梁  静 林艺萍

  本报记者 林  岑

  回首多年来的砥砺奋进,海沧基础教育在高位嫁接名校的布局之后,历经数次改革和创新,无论是发展理念、配套政策,还是实际工作,都有了“破冰之举”。

  近年来,海沧不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全区加速辐射、调整小片区划分优化教育管理、统筹协调推进紧密型学区抱团发展……

  海沧的教育事业,正在奋进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崛起,朝着“优质均衡”大跨步迈进。从中足以窥见海沧区委区政府推进教育事业的战略眼光和厚重情怀。

  目前,海沧产业工人的数量占海沧常住人口近一半的比例。在此背景下,近五年来海沧区委区政府从顶层设计着手,坚持久久为功,打造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海沧区提升营商环境的新动能,让教育成为海沧全方位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高位嫁接名校资源

  推动教育高水平均衡布局

  华中师范大学海沧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是海沧区高位嫁接名校资源打造的品牌学校。

  自2015年合作办学以来,华师附小用大家有目共睹的进步,成功实现逆袭,从原本不起眼的村校,蜕变为学生抢着上、老师争着回的“家门口的好学校”。除了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华师附小的办学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日前,在厦门市“鹭岛花朵”舞蹈比赛中,该校获得金奖。在第二十二届福建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区级比赛中,全区7个一等奖,该校就占了2个。近日,华中师大专家团队进校对华师附小六年来的办学情况进行评估指导,学校六年的成果汇报,获得专家组的高度肯定。

  华师附小的合作办学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华师附中的办学成效也持续显著提升。

  2016年12月,叶甲友受华中师大委派走马上任华师海沧附中校长后,该校“三高”模式的办学优势尽显:高位嫁接、高点起步、高质发展,让华师附中快速成为海沧区进步幅度最大的学校之一,华师附中的教育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

  作为海沧教育的一大亮点,高位嫁接的合作办学模式,用成绩支撑起说服力,证明其有效推动了海沧教育资源的迭代升级和高水平均衡布局。这也是对当初华师附校创办愿景的有力实践——华师附校的创办理念,便是要作为学校所在的临港新城的发展配套,特别是作为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的建设配套,服务汇聚于此的高端人才,解决产业工人子女的就学需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海沧教育的决策部署开始尝试以名校带动的方式,试点“学区化办学”。

  作为最早试点学区化办学的学校,2017年,华师附中牵头将该片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纳入学区化办学范围,进行教育资源整合。片区内学校共生共长,打造出抱团发展的新格局。

  近日,海沧区连续下发两份通知,要优化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小片区划分,推进紧密型学区建设。

  海沧教育,正在竭尽全力托起底部学校,加快补齐教育资源短板,完善全区教育均衡布局,做大做强教育民生品牌。

  优质学校一路领跑

  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今年中考,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的一对双胞胎兄弟林嘉威、邱嘉琪双双考出好成绩,并且两人都上线厦门外国语学校,林嘉威还进了外国语学校钱学森班。放眼整个双十海附的初三年段,和他们一样上线一双外的考生,多达133人。

  校长黄马福说,双十海附凭借中考成绩,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高度认可,虽然只开办短短七年,早已跻身厦门教育第一方阵。

  不只是成绩,黄马福说,教育就是要给孩子润物无声的滋养。他的理念,是要通过九年的课程,引领孩子的一生。所以,孩子们在放学时经常能和校长一起绕着操场跑。在实实在在关注“人”的管理和教育中,学生们得到全面发展。

  双十海沧附校的成功,是海沧优质教育发展的一个标杆,一个缩影。如今的海沧,已成长起多所有口皆碑的优质学校。

  仅生活片区,就聚集了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海沧实验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

  七月初,厦门外国语学校分别向北师大附校和厦外海附发出喜报,感谢两校输送的优质生源在高考(保送)中取得优异成绩。据外国语学校统计,今年北师大附校2018届陈琪等16名同学取得60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其中陈琪已被北京大学录取,另有杨辰欣等三名同学被保送至武汉大学等重点高校;厦外海附2018届江洁等9名同学取得60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另有钟田雨同学被保送至北京外国语大学。今年中考,海沧实验中学700分以上的有53人,一双外上线也多达80人。

  激活学校内驱动力

  推动发展中学校自主发展

  海沧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还有赖于一项海沧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民云引以为傲的提升工程。

  孙民云说,这项工程的全称叫“发展中学校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它将突破口设在激活学校与教师的内驱力上。通俗点说,就是促使学校自我觉醒,推动学校和老师自主发展。

  该行动2018年启动,前期,海沧所有学校花了半年时间进行自我诊断,由校长和老师共同探讨,制定出本校的三年提升方案。

  为助力各校找准航向,提升操作实效,海沧区教育局请来专家名师,对学校提升方案的初稿进行专业指导和评审,之后,历经一次次反复打磨,才最终定稿。

  “以往,学校更多的是盲目地跟着上面的指挥走,现在有了自己制定的三年提升方案,学校有了更清晰的发展路径,在校内也形成了发展共识和愿望。”孙民云说。

  三年提升行动还有两大配套,一是专业的支持系统,二是发展中学校校长成长沙龙。前者聘请江苏学科名师团队,每月定期和发展中学校的种子教师做一次深入研修。研修以“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尊重差异、当堂进阶”为理念打磨课堂,由双方一起备课、同台上课、研究课堂、再备课、再写教案,再展示,之后,让这一磨课框架在各校平移复制。此举的核心目的,在于解决薄弱校存在的常见问题——老师上课全凭经验,没有课堂研究意识。 发展中学校校长成长沙龙,则是让发展中学校的发展成效“被看见”。它由学校自行申报举办,邀请发展中学校校长和优质校校长共同交流探讨,它让发展中学校在“被看见”中,不断激活内生动力。

  孙民云说,海沧一直致力于营造好的教育生态,往下扎根,做打基础的工作,往上生长,坚持一厘米之变,教育没有理由不走向优质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张晓玉,衷文珑 来源:厦门日报] 点击查看更多[今日看点]栏目的内容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