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台青培心 村民走出小家共建大家

厦门网 https://www.xmnn.cn 2021-09-01 11:00

据厦门电视台报道 继续来看系列报道《培根新农村》,位于厦门海沧区的洪塘村赤土社,曾经是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村庄,由于种植模式比较单一,村庄的经济发展一度遭遇瓶颈。今年,赤土社迎来了台籍社区营造员,她们把台湾社区治理的经验带到了这里,和当地村民共同改造赤土社,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台籍社区营造员与赤土村民携手共进的故事。

阿嬷,你在吗?这是我朋友。

熟悉的闽南乡音,马上就拉近了大家的距离。王嘉麟来自台湾高雄,今年4月来到赤土社,成为了一名社区营造员,看望村里的老人,陪他们聊天,是王嘉麟每天要做的"功课"。

陈奶奶今年84岁了,看到王嘉麟,她非常开心,两人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由于陈奶奶的子女都在外务工,她一个人留在村里,身体硬朗的陈奶奶总想找点事做,而村里其实还有不少闲置的土地,得知这一情况后,王嘉麟找来村民们一起商量对策,在王嘉麟的倡导下,今年4月,村里开办了七色豆合作社,主要就是将村里的闲置地分到村民们手中,把这些土地重新利用起来。陈奶奶也分到了一块20多平方米的田地,不仅能在闲暇时能种植一些果蔬,还能增加收入,陈奶奶笑称,这是她的宝地。

洪塘村赤土社村民 陈奶奶:每天都过来,早上也来,让我在这种菜,种冬瓜。

现在不少村民都分到了闲置土地,王嘉麟还经常会找来一些农业技术专业人员,指导村民们种植油菜花、花生等农作物,不仅改变了赤土社原本单一种植水稻的农耕模式,还把村庄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了起来。

七色豆合作社负责人之一 周德清:现在总共占地面积连鱼塘大概在25亩左右,到今年年底我们可能还会慢慢扩大土地,也是要把村民带动起来,种一些高端的产品走向市场。

王嘉麟说,想要村庄发展得好,关键就是要解决村民的实际需求,让大家劲往一处使。

厦门市海沧区台胞社区营造员 王嘉麟:有小朋友说他希望有个安静读书的角落,也有一些爸爸妈妈说,希望可以让家里面的老人家,带孩子有个安静,安全的角落,让孩子来这边读书。

在听了村民们的话后,王嘉麟萌生了在村中打造一个公益书院的想法。为了带动大家都参与到书院的建设中,王嘉麟和同事们一户一户地拜访居民,询问他们的想法与意见,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下,赤土公益书院在今年6月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并将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

厦门市海沧区台胞社区营造员 王嘉麟:这一空间是12户左右居民主动无偿让出来的,所以是以修代租的方式修缮这个空间,居民都是很开心的。

七色豆合作社负责人之一 周德清:带动我们,给我们指导怎么做,给我们做了赤土书院,赤土书院其实是老房子,她们帮我们改造。

虽然王嘉麟来到村里的时间还不长,但村庄已经发生了不少可喜的变化。王嘉麟说,赤土社的主人是村民,唤起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便是她做这份工作最大的价值所在。如今,从物到人,赤土社正在经历美好蝶变,未来,两岸社区营造理念还将这里继续碰撞,为赤土社振兴注入新活力。

厦门市海沧区台胞社区营造员 王嘉麟:陪伴加培养,陪伴就是我们陪伴在他身边,让他需要倾诉的时候,有个倾诉的对象,有个依靠,培养就是培养他们社区参与的意识,就是不要只是躲在自己的家,要走出小家,共建这个大家。


[责任编辑:张晓玉,衷文珑 来源:台海网] 点击查看更多[深化改革]栏目的内容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