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乡愁 千秋基业——马銮古渡中凝结的闽南记忆厦门网 https://www.xmnn.cn 2019-02-19 10:54
“闽南沿海很多石桥,都有水陆交通、围海堤坝等多重功能,这体现了那个年代人力、物资的稀缺和珍贵,以及闽南先民战天斗地的勤劳和智慧。”考察了马銮古渡遗址之后,厦门市博物馆考古部研究员郑东表示,马銮古渡这处“埭田+渡口”工程,外拒海浪侵蚀,内引山溪浸润,当年不仅在毗邻大海的盐碱地上成功改造出一片数百亩的良田,还解决了附近地区货物海运、民众出洋的交通运输需求,是闽南民间水利工程这种“一物多用”特质的典型体现。 “这处遗址是闽南陆海共治的典范、海丝交流历史的见证,应该考虑下大力气进行修缮和保护。”海沧区委相关负责人在考察这处遗址后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海沧大力挖掘、整理和研究本地海丝历史文化资源,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今年6月,中国社科院与海沧台商投资区将共同举办以“大航海时代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届时,马銮古渡调研成果将在现场汇报并提交研讨。 古渡:故乡与南洋间百转乡愁 “这是我在贞岱村和东瑶村交界处,发现的马銮古渡遗址。”去年9月,海沧区贞岱村的台胞社区主任助理苏子睿在工作分享会上汇报工作时,展示了一张不起眼的照片——一座藏身榕树气根下的石板桥。但“马銮古渡”这个词,却引起了在场文化工作者的注意。 马銮古渡,本来是流传在海沧民间和方志中的一桩传说。 资料显示,马銮湾在历史上曾经是一座天然的避风港,各地船只都在此靠泊集疏。据说,当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的载油大轮船“美峡轮”就曾经因为遇上台风,在马銮湾内避风。不少地方历史文化学者在研究海沧历史文化时,也了解到附近先民都从马銮湾乘船出海。但由于上世纪50年代马銮海堤的修建,海湾淤积抬升,岸线大幅外移,以前的渡口也藏身内陆。很多人都以为,渡口丧失功能以后,已经在建设开发中被拆除,没想到还有遗珠重现世间。 “马銮古渡不是指某一处渡口,而是马銮湾这一带所有渡口的统称。但是,现在发现的这处遗址,肯定也是马銮古渡中最具代表性的。”郑东表示,这处遗址不仅保存完好,工艺精湛,可以靠泊两桅、三桅的大型船舶,而且位处马銮湾最西,可以辐射到陆地最深处。 为了印证这处渡口曾经的功能,台胞社区主任助理苏子睿和许孝存走访了附近的村民。家住东瑶村的邱成发告诉他们,在上世纪50年代,还有很大的船只在此停靠装卸货物,村民也从这里出海上岸。 海沧闽南宗族先民在海外开枝散叶,拼搏创业,影响深远,走出不少侨商巨子,在华侨和海丝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这处遗址的发现,无疑能够为这部厚重历史补齐重要一环,成为数百年海丝乡愁的鲜活例证。 埭田:战天斗地的血汗凝结 如果说遗址中的码头和渡口,是闽南先民出洋创富的起点,那么埭田工艺则体现了闽南沿海农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屈抗争的精神。 明嘉靖《龙溪县志》中记载,“龙溪田半临斥卤,障海田什五,资潮灌溉”。也就是说,古代龙溪一带的耕田,几乎一半属于被海水侵蚀的盐碱地。为了生存糊口,农民在海边筑起抵御潮汐侵蚀的土坝,即“埭岸”,再引山溪淡水灌溉,经历几年的浸润改造后,便成为可以耕种的“埭田”。 土法建造的埭岸极易被冲毁,新垵邱曾氏族谱中曾记载,明朝景泰年间,村里的埭岸漏水,宗族大修十余年也未能完工,在成化十三年(1477年)秋潮泛滥时,涵洞全部塌陷,前功尽弃。后来邱氏举全族之力,花费40余年方才整治完成。修筑一处土坝都如此困难,马銮古渡中几乎全部以石材砌成的古埭,历经数百年海涛侵蚀而不坏,其中凝结的心血汗水更是可想而知。 郑东介绍,这处遗址中广泛采用的条石切割制造工艺,是古代龙海籍工匠的专长,石料极有可能是用大船从龙海运来。据考证,这处遗址位于过芸溪东面不远的后头溪入海口,明朝时期人们建设这处石埭,外拒海水,内蓄溪水灌溉。整座古埭由外海堤、古桥(海水闸门)和内护堤组成,海水涨潮时,值守者将古桥下的双层木板闸门关上,防止潮水倒灌淹毁农田;古桥内侧半圆形的护堤则可以防止山洪暴发,溪水下泻时对闸门和古桥产生直接冲击。 记者看到,时至如今,古桥上还保存着供奉土地公的“有求必应”小庙,并摆放有香烛供品;据村民介绍,往年桥旁还有一座铳楼,用来防御流寇侵袭,现在地面还可见到铳楼的三合土地基,足可见这处工程在村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责任编辑:张晓玉,衷文珑 来源:福建日报] 点击查看更多[主流媒体聚焦]栏目的内容
|
厦门网版权所有